本文转自:西双版纳报
通讯员/赶四 周映杉 周国红
在冬日明媚的阳光和蓝天白云下,一群身着哈尼族服饰的孩子正在尽情奔跑,清脆悦耳的笑声回荡在幼儿园里。教室里,孩子们围坐在彩色桌子旁,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。这所位于中老边境茅草山村民小组的幼儿园,不仅为边疆孩子提供了学习场所,更带来了希望与梦想。
茅草山村民小组隶属勐腊县勐伴镇回落村,离老挝仅12公里。过去,由于偏远和交通不便,这里的孩子无法接受学前教育。2021年,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,茅草山幼儿园建成,成为勐伴幼儿园的附属园,填补了当地学前教育的空白,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。
“我们把师资力量延伸到茅草山幼儿园,确保孩子们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。”勐伴幼儿园负责人说。这种办学模式打破了地理限制,让孩子们得以在早期接受系统教育,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。
茅草山村民小组党支部负责人说:“现在,寨子里有了幼儿园,孩子们能在家门口接受教育了,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。”家长唐克安深有感触地说:“我儿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很多知识,变得开朗活泼起来。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偏远山村的关怀。”
每天清晨,茅草山幼儿园都会组织孩子们在操场上高唱国歌,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。该幼儿园负责人说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。”
茅草山幼儿园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。张福慧老师说:“我们开设了艺术、科学等课程,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,注重发掘每个孩子的独特性。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变得自信和独立了。”
茅草山幼儿园的建立是边疆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,展示了国家对偏远地区儿童的深切关怀。在夕阳余晖中,孩子们一声声的“老师再见”在空中回荡,一天的幼儿园生活结束了。教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,孕育无限可能。
